“实业投行”应成信托业强羁系下的探索偏向
时间:2017/5/26 作者:邢萌 泉源:证券日报
现在,68家信托公司2016年报均已披露,与2015年相比,有亮点,也有隐忧。从亮点来看,信托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有差别水平增添,这也说明信托业仍在起劲回归信托本源,追求稳健增添。从隐忧来看,自有营业收入下降显着、被动管理型项目规模仍占有较高比例,也说明信托业在营业结构、管理方法仍有前进空间。
近期,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手祭出的羁系风暴,更是让古板的套利模式、通道营业景物不再。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事情站研究员尹璐剖析,在此情形下,实业投行应该成为信托业强羁系下的新偏向。
信托资产规模增添迅猛
在资产管理规模方面,中国信托业继续坚持强劲的增添势头。阻止2016年底,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抵达20.25万亿元,在一举突破20万亿元大关的同时,也进一步坐稳了中国金融子行业的第二把交椅,相较于2015年16.33万亿元,增添幅度更是抵达23.92%。
信托资产规模大幅增添缘故原由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家信托公司在古板营业领域精耕细作的一定效果,另一方面也与包括“58号文”等在内的羁系文件的出台等金融生态情形要素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今年信托业将艰难前行
3月份以来,羁系部分尤其是中国银监会麋集出台一系列政谋划定,要求金融机构针对同业、投资、理财等营业,重点关注杠杆、嵌套、羁系套利等领域,集中整治“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要求提防“十大危害”,强调“羁系补短板”,不但限制了银行资金向信托的流入,还加大了对以规避羁系为目的的通道营业整治的力度。
在2017年“提防金融危害”的羁系总基调下,通道营业将有可能成为羁系的重中之中,从而对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的继续增添造成实质性影响。
另外,银根收紧,市场上资金主要,信托公司资金端供应显着缺乏,也会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信托营业的开展。同时,2016年12月21日及30日,财务部、国税局宣布了《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文,简称140号文),明确了资管产品运营历程中爆发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管理人为纳税人,也会让信托营业的开展雪上加霜。
夹缝之中,信托业怎样去杀出一条血路?
实业投行应该成为信托公司重点关注的转型领域。信托所固有的特征,决议了信托是最有希望成为实业领域大舞台上的“善舞者”。一方面,信托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非标准资产证券化服务提供商,其召募信托资金的运用规模可以横跨钱币市场、资源市场、实业领域,投资方法涵盖债权、股权,和二者之间的“夹层”,以及种种资产的收益权,在产品设计方面具有唯一无二的无邪性。另一方面,基于现在分业谋划、分业羁系的金融体制,信托公司是中国所有金融机构中,最具立异潜力的金融机构,许多信托公司亦以“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产管理”为其战略生长架构。
无论从生意敌手、营业模式、投资时间照旧与商业银行的营业差别化等方面来看,现在信托公司所谓的“实业投行”称呼着实是著名无实的。未来,信托公司若想坐实“实业投行”,必需鼎力大举培育工业研究与深耕能力,起劲在危害与收益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尽快从笼络营业的角色回归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自动管理能力的提升上。在详细的营业选择上,应该重点关注资产证券化、消耗信托、家族信托、工业基金、资源市场投资、股权投资等领域。